边缘和对比度增强的NSS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吴冬鹏, 毕笃彦, 马时平, 何林远, 张跃

吴冬鹏, 毕笃彦, 马时平, 何林远, 张跃. 边缘和对比度增强的NSS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 红外技术, 2017, 39(4): 358-364.
引用本文: 吴冬鹏, 毕笃彦, 马时平, 何林远, 张跃. 边缘和对比度增强的NSS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 红外技术, 2017, 39(4): 358-364.
WU Dongpeng, BI Duyan, MA Shiping, HE Linyuan, ZHANG Yue.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Based on Improved Saliency Map in NSST Domain[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7, 39(4): 358-364.
Citation: WU Dongpeng, BI Duyan, MA Shiping, HE Linyuan, ZHANG Yue.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Based on Improved Saliency Map in NSST Domain[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7, 39(4): 358-364.

边缘和对比度增强的NSST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91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1233)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391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Based on Improved Saliency Map in NSST Domain

  • 摘要: 为了将红外图像的全局信息与可见光图像的细节信息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融合后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同时增强图像边缘细节和对比度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平移不变剪切波将图像分解成为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通过全局显著性图分析图像的对比度信息;利用改进型局部显著度图分析图像局部边缘信息.针对不同频带系数,结合边缘信息和对比度信息对频带系数进行融合,最后,利用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提高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同时增强了图像的边缘细节表现能力,优于现有的基于小波变换,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和显著度图等几种图像融合方法.
  • 期刊类型引用(1)

    1. 贺昌龙,吴小霞,赵勇志,曹鹏宇,王越群. 移动式米级主镜高刚度支撑结构设计.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4(11): 210-22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4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